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婚變神隱一年多「重新振作」,王力宏從賭城踏出第一步

醜聞婚變後第一唱,王力宏哽咽坦承過去一年不容易

💡 「重新振作」的英文怎麼說?

Leehom Wang has experienced a career low for more than a year after his messy divorce scandal with Jing-Lei Li. He pulled himself together and made his official comeback at the concert in Las Vegas yesterday.

王力宏與李靚蕾的離婚醜聞大亂鬥後,經歷了超過一年的事業低潮。他重新振作,並在昨日拉斯維加斯的演唱會上正式復出。

📕 精彩字卡

  • experience /ɪkˈspɪrɪəns/ (vt.) 經歷、遭受
  • low /lo/ (n.) 低點、低水平
  • messy /ˈmɛsɪ/ (adj.) 混亂的
  • pull oneself together (phr.) 打起精神、重新振作
  • comeback /ˈkʌmˌbæk/ (n.) 回歸、復出
  • concert /ˈkɑnsɚt/ (n.) 演唱會

🎓 深度講解

片語 pull oneself together 在這裡是指一個人「打起精神、重新振作」。它的本意是「控制情緒、恢復鎮定」,通常套用在祈使、命令的句型上。大家不妨以「木偶」的形象來理解:在線沒拉緊的情況下,人偶一定是癱軟、無精打采的狀態;把線拉(pull)起來後,人偶就重現活力、精神抖擻了。這裡的反身代名詞 oneself 不可以省略,否則 pull together 會變成「同心協力、通力合作」的意思,需格外留意。

形容「失敗後再站起來」,還有一個很好記的慣用語是 get back on one’s feet,顧名思義就是失足跌倒後「重新爬起來、站穩腳步」。和 pull oneself together 有個明顯的差異點在於,get back on one’s feet 的主詞不一定要是人,像是個人的事業(career)、公司(company)、產業(industry)等復甦,就很常使用這個慣用語來比喻。

👇 看「pull oneself together、get back on one’s feet」的例句

  • Pull yourself together and stop drinking!
    重新振作,別再酗酒了!
  • The government has offered a series of subsidies to help companies from the tourist industry get back on their feet.
    政府給予旅遊業者一系列的補助,幫助它們重新站起來。

🎧 全文循環朗讀:

▶️ 王力宏賭城復出開唱片段



2023年1月25日 星期三

大嘻哈時代參賽歌手遭控「歧視」原住民

台大醫學嘻哈歌手饒唱「分數乘了1.35還是沒我高」原民怒了:把惹毛全世界當自喜

💡 「歧視」的英文怎麼說?

"The Great Hip Hop Era 2" sparked controversy with a line in a contestant's song. "Neuron" was criticized for lyrics that discriminated against indigenous people. Some people criticizing and others defending him.

「大嘻哈時代2」因參賽者歌曲中的一句歌詞引發爭議。參賽者「神經元」被抨擊歌詞創作歧視原住民。砲轟他和支持他的聲浪在網上吵成一片。

📕 精彩字卡

  • era /ˋɪrə/ (n.[C]) n.[C] 時代;年代
  • spark /spɑrk/ (vt.) 發動;點燃
  • controversy /ˋkɑntrə͵vɝsɪ/ (n.) 爭論,辯論
  • contestant /kənˋtɛstənt/ (n.[C]) 參賽者
  • indigenous /ɪnˋdɪdʒɪnəs/ (adj.) 本地的
  • criticize /ˋkrɪtɪ͵saɪz/ (vt.) 批評;批判
  • discriminate /dɪˋskrɪmə͵net/ (vi.) 歧視
  • defend /dɪˋfɛnd/ (vt.) 防禦;保衛

🎓 深度講解

談到「歧視」,你會分辨以下兩者的不同嗎?
1. discriminate /dɪˋskrɪmə͵net/ (vi.) 指「歧視」,對某一群體或個人有不公平的看法或待遇,可能是因為種族、性別、年齡、性取向、宗教、殘障等因素。
2. prejudice /ˋprɛdʒədɪs/ (vt.) 指「偏見」,是指在事實和證據「之前」對某人或群體有偏見的看法。

👇 看「discriminate、prejudice」的例句

  • Women complain that employers discriminate against female workers when calculating their rank and pay.
    婦女們抱怨說僱主在安排階級和設定工資時歧視女員工。
  • One unfortunate experience prejudiced him against all lawyers.
    一次不幸的經歷使他對所有律師產生偏見。

🎧 全文循環朗讀:

▶️



輔大陳若儀引爆「流水席」之亂

流水席之亂真假?網曝關鍵揭創作者身分

💡 「流水席」的英文怎麼說?

The online discussion "the chaos of the roadside banquet" was questioned to be fake recently. The creator's identity was exposed. A woman pointed out similarities in writing and story with another group "Princess Syndrome Teacher" series, many believe it was written by the same person.

網路熱烈討論的「流水席之亂」,近日卻被質疑整個系列的文章都是創作文。創作者身份曝光,一名女網友指出,流水席之亂貼文語法和同社團「公主癌徐老師」系列很類似,(且劇情設定都以公主病為主軸),讓她懷疑兩個系列的創作者根本就是同一人。

📕 精彩字卡

  • roadside /ˈroʊd.saɪd/ (adj.) 路邊,路旁
  • banquet /ˋbæŋkwɪt/ (n.[C]) 宴會
  • question /ˋbæŋkwɪt/ (vt.) 質疑
  • identity /aɪˋdɛntətɪ/ (n.) 身分
  • expose /ɪkˋspoz/ (vt.) 揭露
  • similarities /sɪməˋlærətɪ/ (n.[C]) 類似點
  • syndrome /ˋsɪn͵drom/ (n.[C]) 症候群

🎓 深度講解

談到臺灣的辦桌文化,你會分辨以下三者的不同嗎?
1. roadside banquet / Bando: 辦桌,指在路邊或戶外空間提供宴會餐飲服務。在喜宴或是喪禮時舉辦,客人需要受邀才能入場,有指定用餐時間、菜色也較精緻。
2. outdoor catering: 指在戶外空間提供餐飲服務,可能包括宴會、野餐、野餐、婚禮等。catering 指提供餐食。
3. flow feast: 指在活動中「持續」提供美食,而不是在特定時間提供餐點。
所以文章中的「流水席」應該改成「辦桌」才對喔!

👇 看「roadside banquet、outdoor catering」的例句

  • We're having a roadside banquet for our company's annual picnic, with food trucks and outdoor seating.
    我們公司的年度野餐會將有路邊宴會,有餐車和戶外座位。
  • We've hired an outdoor catering company to provide food for our daughter's wedding reception in the park.
    我們已經找了一家戶外餐飲公司,為我們女兒在公園裡舉行的婚禮晚宴提供飲食。

🎧 全文循環朗讀:

▶️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林書豪過年報喜,直呼兩年前的婚禮是生命的「高光時刻」

年前突然曬照認愛,林書豪宣布自己已是幸福人夫

💡 「高光時刻」的英文怎麼說?

Jeremy Lin updated his marital status on social media with a photo of him kissing his wife in the woods. The former NBA player said the intimate ceremony a couple of years ago was the highlight of his life.

林說豪在社群媒體上更新他的婚姻狀況,曬出一張在樹林裡親他老婆的照片。前 NBA 球星說這場兩年前的私人婚禮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 精彩字卡

  • update /ʌpˈdet/ (vt.) 更新
  • marital status /ˌmærət! ˈstetəs/ (n.) 婚姻狀況
  • woods /wʊdz/ (pl.) 樹林、小森林
  • former /ˈfɔrmɚ/ (adj.) 之前的、前任的
  • intimate /ˈɪntəmɪt/ (adj.) 私人的、私密的
  • highlight /ˈhaɪˌlaɪt/ (n.) 高光時刻、亮點

🎓 深度講解

名詞 highlight /ˈhaɪˌlaɪt/ 在中國大陸直譯成「高光」,其實就是指一件事情的「亮點、突出的部分」、或是一個過程中「最精彩的時刻」。這裡的形容詞 high 需理解成「強的」而不是「高的」,所以 highlight 的本意是「強光」,被強光照到的部分自然是大家視線集中的焦點,就因此衍伸出「亮點、精彩時刻」這樣的意思。highlight 也很常當動詞使用,有「刻意強調、特別突出」的語感。

形容一件事物最精彩、最光榮的一刻,還可以用名詞 apex /ˈepɛks/。它的本意是山、金字塔等錐狀物的「頂點」,儘管不一定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卻是在歷經千辛萬苦後才能達到的標的,所以 apex 在抽象層面的理解上,都與「風光、榮耀」有關。

👇 看「highlight、apex」的例句

  • The highlight of my trip to Alaska was the aurora.
    我這趟去阿拉斯加旅遊的亮點是極光。
  • Being praised as the best salesman of the year is the apex of Sean’s career.
    被表揚為年度最佳業務是尚恩職涯中最風光的一刻。

🎧 全文循環朗讀:

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透過基因知道自己的祖先外遇,茱莉亞.羅伯茲「嚇壞了」

女老祖宗出軌鄰居,讓茱莉亞羅伯茲不是「羅伯茲」

💡 「嚇壞了」的英文怎麼說?

Julia Roberts took part in Finding Your Roots and was blown away to discover a hidden secret in her genes. Her ancestor had an affair with a man from the Mitchells that makes her biologically not a “Roberts."

茱莉亞.羅伯茲在《尋你的根》裡,發現一個藏在她基因裡的秘密簡直嚇壞了。她的祖先和一位「米契爾」家族的男人有染,讓她在生物學上不是「羅伯茲」。

📕 精彩字卡

  • root /rut/ (n.) 根;祖先
  • blow away (phr. v.)(把某人)嚇壞了、嚇傻了
  • gene /dʒin/ (n.)【生物】基因、遺傳因子
  • ancestor /ˈænsɛstɚ/ (n.) 祖先、祖宗
  • affair /əˈfɛr/ (n.) 風流韻事、婚內出軌
  • biologically /ˌbaɪəˈlɑdʒɪklɪ/ (adv.) 生物學地

🎓 深度講解

片語動詞 blow away 的受詞一定是人,表示把某人「嚇壞了、嚇呆了」。這裡的 blow away 有種把靈魂「吹跑」的語感,也就是把人嚇到一時半刻間無法回神,只能乾瞪眼、張大嘴,但什麼話都說不出口。在口語使用習慣上,受詞通常放在 blow 和 away 的中間;有時連後面的 away 都會省略,直接用 blow 即可,但記得改成被動語態,如:I was totally blown.(我被嚇呆了)。

另一個看起來有些雷同的俚語 blow one’s mind,意思上比較像是讓人「大開眼界」,也就是對某件事感到驚奇、興奮,資訊量大到彷彿腦袋快要炸開一樣,屬正面情境的描述。把 blow one’s mind 順序調換一下變成形容詞 mind-blowing,意思差不多,用來修飾 experience(經驗)、view(景緻)等跟感官有關的名詞。

👇 看「blow away、blow one’s mind」的例句

  • To be honest, their divorce blows me away.
    老實說,他們離婚嚇到我了。
  • Seeing their idols perform onstage really blew all the fans’ mind.
    看到自己的偶像在台上表演,所有粉絲都大開眼界。

🎧 全文循環朗讀:

▶️ 茱莉亞.羅伯茲上《尋你的根》的節目片段



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日「身價最高」牛郎二度來台,開線上課程教你如何有自信

「日本第一牛郎」羅蘭訪台,吸一票網紅女粉親睹

💡 「身價最高」的英文怎麼說?

Roland, also “King of the Night,” has come to Taiwan to promote his online course on how to cultivate confidence. He rakes in more than 300 million yen per year, which makes him the highest-paid host in Japan.

有「夜王」之稱的羅蘭來到台灣,推銷如何培養自信的線上課程。他每年吸金超過三億日圓(約 7,200 萬台幣),讓他成為日本身價最高的牛郎。

📕 精彩字卡

  • promote /prəˈmot/ (vt.) 宣傳、推銷
  • cultivate /ˈkʌltəˌvet/ (vt.) 培養、建立
  • confidence /ˈkɑnfədəns/ (n.) 自信、信心
  • rake in /rek/ (phr. v.) 撈錢、吸金
  • highest-paid (adj.) 身價最高的
  • host /host/ (n.)(酒店)牛郎、男公關

🎓 深度講解

形容詞 highest-paid 用來修飾一個人時,表示他「身價最高」。這個字是 high-paid 或 highly-paid 的最高級;這裡的 high 和 highly 同為副詞,且兩者的最高級都是 highest。至於 paid 是動詞 pay 的過去分詞作形容詞用,有「被支付」的概念,後面通常接「人」。

相對地,如果是現在分詞 paying 當形容詞用,則後面固定修飾事物,因為是「支付」的主動語感,如:a high-paying job(高薪的工作)。然而在實際應用上,a high-paid job 也是很常見的。至於前面的修飾語 highest 還可以跟 best 或 top 互換使用;需格外留意的是,best 已經是形容詞 good 以及副詞 well 的最高級,而 top 本身就是「最高的、最頂的」意思,因此沒有比較級和最高級。換言之,絕對不會有 bestest-paid、toppest-paying 等字出現。

👇 看「highest-paid、best-paying」的例句

  • Roger Federer was the highest-paid tennis player last year.
    羅傑.費德勒是去年身價最高的網球選手。
  •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pilot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best-paying jobs in Taiwan.
    根據調查,機師一直都是台灣最高報酬的職業之一。

🎧 全文循環朗讀:

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入行 40 年終獲金球獎肯定,楊紫瓊「妙語如珠」引滿堂彩

年過六旬勇奪金球女主角,楊紫瓊有望問鼎奧斯卡

💡 「妙語如珠」的英文怎麼說?

After 40 years in the film industry, Michelle Yeoh bagged her first Golden Globe for her role in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Her quips during the acceptance speech were loudly applauded and cheered.

在電影界打滾 40 年後,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裡的角色榮獲首座金球獎。她在得獎感言上的妙語如珠獲得滿堂喝采。

📕 精彩字卡

  • industry /ˈɪndəstrɪ/ (n.) 行業
  • bag /bæɡ/ (vt.) 獲得、囊括
  • quip /kwɪp/ (n.) 妙語如珠
  • acceptance speech /əkˈsɛptəns spitʃ/ (n.) 得獎感言
  • applaud /əˈplɔd/ (vt.) 為……鼓掌
  • cheer /tʃir/ (vt.) 向……歡呼

🎓 深度講解

名詞 quip /kwɪp/ 是一個人即興、幽默又有智慧的發言,即中文的「妙語如珠」,是個相當正面的用字,通常以 make a quip 的字詞搭配呈現。它同時也是個不及物動詞,用來直接引述一段話,但後面不接續任何受詞。

和 quip 意思相近的常用字有 crack 和 one-liner:動詞crack /kræk/ 有「講笑話、開玩笑」的意思,當名詞時就是「俏皮話、玩笑話」;唯 crack 多半是帶有人身攻擊的嘲諷,屬負面用字。至於 one-liner /ˌwʌnˈlaɪnɚ/ 則同關鍵字 quip,指一段簡短又風趣的發言,但差異點在 one-liner 沒有固定的字詞搭配。

👇 看「quip、one-liner」的例句

  • I made some quips to amuse my listeners.
    我用妙語如珠來娛樂我的聽眾。
  • The stand-up comedian is famous for his witty and appropriate one-liners.
    那位單口喜劇演員以詼諧又得體的俏皮話聞名。

🎧 全文循環朗讀:

▶️ 楊紫瓊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相關新聞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拍戲遭到無人機撞擊顴骨縫 30 針,柯震東疑似「毀容」

拍 Netflix 最貴台劇遭無人機撞傷,柯震東嚴重破相

💡 「毀容」的英文怎麼說?

Actor Kai Ko is said to have “facial disfigurement” while filming a Netflix series. A drone flew near for a close-up and hit his cheekbone. He has received 30 stitches but the recovery remains concerning.

演員柯震東在拍攝 Netflix 影集時傳遭「毀容」;一台無人機為了特寫鏡頭近距離飛行而撞到他的顴骨。他縫了 30 針但復原狀況令人憂心。

📕 精彩字卡

  • disfigurement /dɪsˈfɪɡjɚmənt/ (n.) 破相、毀容
  • drone /dron/ (n.) 無人機
  • close-up /ˈklosˌʌp/ (n.) 特寫(鏡頭)
  • cheekbone /ˈtʃikˌbon/ (n.) 顴骨、頰骨
  • stitch /stɪtʃ/ (n.) 針線
  • concerning /kənˈsɝnɪŋ/ (adj.) 令人憂心的

🎓 深度講解

今天的關鍵字 disfigurement /dɪsˈfɪɡjɚmənt/ 就是柯震東在遭到無人機撞擊後的「毀容」傳聞。這個字可拆解成 dis-(分離)+ figure(外形)+ -ment(名詞字尾)三個部分,關鍵在前面 dis- + figure,有因為外力造成「面目全非」的語感,多半指一個人的外形。若要特別強調「臉部容貌」遭到損毀,則會加上形容詞 facial /ˈfeʃəl/ 修飾。

另一個容易被誤解為「毀容」的字是 defacement / dɪˈfesmənt/:這裡的 face 不是「人臉」、而是物品的表面 facade /fəˈsɑd/;至於字首 de- 同 dis- 都有「銷毀」的意思。因此動詞 deface 破壞的是物品的外觀,特別是戶外的公共設施,即「毀損公物」的意思。

👇 看「disfigurement、defacement」的例句

  • I barely recognize him due to the facial disfigurement.
    因為毀容的緣故我幾乎認不出他。
  • In Singapore, people get heavily fined for defacement of infrastructure with graffiti.
    在新加坡,用塗鴉毀損公物會遭到重罰。

🎧 全文循環朗讀:

▶️ 柯震東因拍戲遭無人機嚴重破相的相關新聞



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受不了富商老公「風流」成性,李玟據悉半年前搬離愛巢

才自曝健康亮紅燈,李玟又傳與加國富商分居多時

💡 「風流」的英文怎麼說?

It is reported that Coco Lee’s marriage with Canadian businessman Bruce Rockowitz is on shaky ground. He has been caught playing around with young girls and Coco decided to separate from him six months ago.

報導指出李玟跟加拿大商人樂裕民的婚姻搖搖欲墜。他被抓到與多名嫩妹風流,讓李玟在半年前決定分居。

📕 精彩字卡

  • report /rɪˈport/ (vt.) 報導
  • shaky /ˈʃeɪkɪ/ (adj.) 搖晃的、不穩固的
  • catch /kætʃ/ (vt.) 撞見、逮到
  • play around (phr. v.) 風流、捻花惹草
  • separate /ˈsɛpəˌret/ (vi.)(夫妻)分居

🎓 深度講解

關鍵詞 play around 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人「風流、亂搞」。這個片語動詞一般形容一個人態度不正經,喜歡到處摸東摸西,弄壞他人的物品或搞砸一件要緊的事情。如果 play around 的對象是人,就表示跟固定伴侶以外的對象發生性關係,說白了就是外遇、劈腿;且介系詞 around 還暗示了劈腿對象不只一人,也就是處處捻花熱草、風流成性。

同樣形容一個人「風流」的還有片語動詞 fool around 和 mess around:fool around 的本意是無所事事、游手好閒,加上 with someone 則暗指成天與他人「廝混」,也就是大搞性關係。mess around 就更貼切了,直譯就是四處與人「亂搞」、處處留情。以上的三個片語動詞在實際應用上,都明示著風流者具有婚姻關係。

👇 看「play around、mess around」的例句

  • Don’t you know that your husband is playing around?
    妳不知道妳老公到處風流嗎?
  • Rumor has it that Richard has been messing around with his secretary behind his wife’s back.
    據說理查一直背著老婆跟自己的秘書亂搞。

🎧 全文循環朗讀: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韓國 D 社元旦例行「大爆料」,2023 得主:IU ❤️ 李鐘碩

又一神仙眷侶!IU 和李鐘碩十年友誼昇華為戀人

💡 「大爆料」的英文怎麼說?

Korean news outlet Dispatch surprised many with another exposé: IU and Lee Jong-Suk have been dating for four months. An insider revealed that the couple spent Christmas together in a luxurious resort in Japan.

韓國新聞機構「D社」又來一個震驚眾人的大爆料:IU 和李鐘碩已經交往四個月了。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小倆口在日本一間豪華度假村共度聖誕節。

📕 精彩字卡

  • news outlet /ˈaʊtˌlɛt/ (n.) 新聞機構
  • exposé /ˌɪkspəˈze/ (n.) 大爆料
  • date /det/ (vi.) 約會、交往
  • insider /ɪnˈsaɪdɚ/ (n.) 知情人士、消息人士
  • luxurious /lʌɡˈʒʊrɪəs/ (adj.) 豪華的、奢華的
  • resort /rɪˈzɔrt/ (n.) 度假村

🎓 深度講解

今天的關鍵字 exposé /ˌɪkspəˈze/ 是名詞「大爆料」的意思。光是看到字母 é,就知道這絕非英文固有詞彙,而是來自法文動詞 exposer(展示、說明)的過去分詞所派生的名詞 exposé(正式的說明、報告)。但英文裡的 exposé 完全不一樣,它指的是透過媒體等管道所揭露的秘密或真相,且通常都是讓人感到震驚不已的消息,正面或負面的情境都適用。

另一個具有相同字義的常用字為 disclosure /dɪsˈkloʒɚ/,源自動詞 disclose /dɪsˈklos/,表示「揭露、公開」某個隱藏已久的秘密,且通常都不是什麼好事,如違法、貪瀆等。

👇 看「exposé、disclosure」的例句

  • The exposé of her affairs really surprised me.
    有關她外遇的大爆料還真嚇到我了。
  • Public disclosure of the use of illegal ingredients has seriously damaged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遭公開揭露使用違法成分一事已嚴重打擊這家藥廠。

🎧 全文循環朗讀:

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漫威男星遭剷雪車輾過拖行,情況「危急」緊急送醫救治

「鷹眼」男星剷雪驚傳受重傷,生命跡象恢復穩定

💡 「危急」的英文怎麼說?

The Oscar-nominee actor Jeremy Renner is in a “critical but stable condition” after the snow plowing accident. According to a tabloid, his leg was run over by a snowcat that caused extensive injuries.

曾獲奧斯卡提名影星傑瑞米.雷納在剷雪事故後,「情況危急但穩定」。根據小報消息,他的腿遭到剷雪車輾過,造成大面積的傷勢。

📕 精彩字卡

  • critical /ˈkrɪtɪk!/ (adj.) 危急的、危險的
  • plow /plaʊ/ (vt.) 剷(雪);犁(田)
  • tabloid /ˈtæblɔɪd/ (n.) 八卦小報
  • run over (phr. v.) 輾、壓
  • snowcat /ˈsnokæt/ (n.) 履帶式剷雪車
  • extensive /ɪkˈstɛnsɪv/ (adj.) 大面積的、大範圍的

🎓 深度講解

形容詞 critical /ˈkrɪtɪk!/ 在這裡是指相當「危急的、危險的」情況;這個字原本的意思是「關鍵的」,像是命運走到了抉擇的十字路口,或生命面臨生死交關的緊要時刻,那種急迫性、嚴重性,用 critical 形容最為貼切。也因此 critical 衍伸出「嚴重的、致命的」等字義,常與 condition(狀況)、injury(傷勢)、situation(情況)等名詞連用。

說到危及性命的情況,就不能不提 life-threatening /ˈlaɪfˌθrɛtənɪŋ/ 這個字了;它是由名詞 life 以及動詞 threaten(威脅)的現在分詞組合成的複合字,表示某個事物具有奪取他人性命的特質或潛力,即「致命的、危及性命的」,固定形容 accident(意外)、disease(疾病)等名詞。

👇 看「critical、life-threatening」的例句

  • My grandma is still in a critical condition in the hospital.
    我的阿嬤還躺在醫院裡,尚未脫離險境。
  • Slipping on snow is not only painful but sometimes life-threatening.
    在雪地上滑倒不僅很痛,有時還可能相當致命。

🎧 全文循環朗讀:

▶️ 好萊塢明星傑瑞米.雷納剷雪受重傷的相關新聞